人工智能书籍推荐(书籍人工智能推荐书目)

【点击查看】低成本上班族靠谱副业好项目 | 拼多多无货源创业7天起店爆单玩法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拼多多电商店铺虚拟类项目新玩法(附完整词表&检测工具)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小白ai写作一键生成爆文速成课
领300个信息差项目,见公众号【逆林创业记】(添加请备注:网站)
为积极服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大局,推动人类科技向善发展,2020年7月10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将在上海举行,本届法治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的权利义务与法治实践”。7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举办了法治论坛系列活动——“人工智能与法治”专题月读书会,两场读书会“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引发关注。
在7月3日主题为“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读书会上,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二级大法官崔亚东,与东方卫视首席记者、新闻评论员、主持人骆新一起,详解“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简称“206系统”)的研发始末、功能应用及其最新发展等问题,并探讨现阶段法律人的新任务。
崔亚东完整介绍了“206系统”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应用。同时,他也指出,虽然该系统的智能性使其从工具变成了助手,但并不能替代民警办案、法官判案。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带来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风险与挑战。为此,上海法学界作出积极回应:通过举办高端论坛、发布《人工智能未来法制构建上海倡议》(2018)、发表《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19)、建立人工智能跨学科的人才培养等行动,服务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和上海“四个高地”建设,提出人工智能未来法治构建的新命题。崔亚东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法治作为保障,建立人工智能法治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法治高地很有必要。现阶段人工智能书籍推荐,聚焦人工智能法治新领域,上海法学会在理论研究与法律应用等方面作出了前瞻性研究与实践。
面对嘉宾骆新的提问“人工智能还可能在哪些方面推动社会司法透明、公开、公正?”,崔亚东回答,“智联世界,无限可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景是广阔的;现阶段,将辅助办案系统”由刑事推广至民商事、行政领域,在民法典颁布实施的背景下,意义重大、作用深远。只有主动拥抱新科技、运用新技术,走好融合发展的道路,才能促进司法文明与公正,真正实现“在每一个案件当中都能让人民感受到公平与正义”。
《人工智能与司法现代化》
崔亚东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9.1
在7月4日举行的 “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国家治理”为主题的读书会上,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高奇琦认为,人工智能会给政府治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可称之为“政府效率革命”。“长远来看,人工智能的大量应用会减少行政成本,但短期来看却未必,新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会造成数据存储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增加。”换个角度看,政府作为治理的客体,在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时,会产生哪些问题呢?高奇琦抛出一个话题——数据是否越多越好?
在他看来,这涉及智能时代的权利边界,“数据打通后可能会带来数据安全与滥用数据权利的问题,需反复思考发展人工智能的初心,不让技术成为问题本身。”此外,“数据权力与数据饥渴”也会引发部门间的数据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之间,政府各个部门间也存在某种意义上的数据竞争,各部门要盯好分属数据,通过分布式存储、加密同步等技术避免数据权利的滥用。那么数据存储的权力图谱应分布还是集中?“数据集中有利于效率,但太过集中可能会导致权利的滥用;数据分布则会形成一定的平衡,但可能会造成彼此‘扯皮’。”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上海数据治理与安全产业专业委员会专家何渊谈及“人工智能的限度及治理的五大风险”时说,尽管目前人工智能是一种“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书籍推荐,但并不意味它没有任何治理风险,比如隐私保护已成为无法回避、日益重要的问题;数据泄露的处罚机制不明显,华住酒店集团5亿条数据外泄等事件不断发生。此外,算法推荐使我们看到的世界变得片面、不完整;数据是一种财富,但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数据争夺战屡见不鲜……他提出建议:应避免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技术能力替代国家的认证能力;大数据不能任由互联网巨头肆意收集而没有监管;互联网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个人的隐私将不复存在;若无监管,互联网公司恐会变成国家无法控制的巨兽。
在学界看来,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就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积极应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对国家治理、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上海人民出版社自2018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推出人工智能与法律领域的系列图书——“独角兽法学精品·人工智能”丛书(彭诚信主编),该套丛书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算法等与法律交叉领域的最新学术前沿内容。
该丛书第三辑即将推出,包括《数据的边界:隐私与个人数据保护》《驯服算法:数字歧视与算法规制》《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2》三本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将于8月中旬的上海书展期间举办“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系列活动——《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0)》、“独角兽法学精品·人工智能”(第三辑)新书首发暨专家讲座,敬请期待。
《机器人是人吗?》
《谁为机器人的行为负责?》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
《审判机器人》
《批判区块链》
《机器人的话语权》
《数据的边界:隐私与个人数据保护》
《驯服算法:数字歧视与算法规制》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2》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