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对普通人有什么作用(普通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点击查看】低成本上班族靠谱副业好项目 | 拼多多无货源创业7天起店爆单玩法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拼多多电商店铺虚拟类项目新玩法(附完整词表&检测工具)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小白ai写作一键生成爆文速成课

领300个信息差项目,见公众号【逆林创业记】(添加请备注:网站)

“不拥抱 AI 的公司,员工会被淘汰。”360 创始人周鸿祎说的这句话,放在 ChatGPT、Sora 等 AI 产品频出的今天,没人觉得他在危言耸听。

随着人工智能成话题顶流,普通人对 AI 逐渐从不了解到频繁议论,相信它能给自己带来技术便利。

但不少人也同时相信“拥抱 AI 的公司,员工也会被淘汰。”就在 2024 年 1 月,令人打卡上瘾的学习软件多邻国,就被爆出“裁掉了数千名人工翻译,转而依靠人工智能来完成翻译任务”。到头来打工人发现,自己证明 AI 在工作中的效率愈出色,老板裁员的态度就愈坚决。

这种对 AI 既爱又恨、既期待又害怕的心理,在澎湃新闻·对齐 Lab 有关普通人如何使用和看待 AI 的调查《2024年人工智能公众态度调查报告》(完整报告获取方式见文末)中,得到了直观体现:面对 AI ,很多人处于“短期积极、中期期待、长期担忧”的状态。

这种拧巴的态度,从何而来?

普通人的 “AI 的 iPhone 时刻”,是这件事

先问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感受到 AI 已来的?

很多人肯定会说 ChatGPT 或者 Sora 的出现,但在我们的调研发现,8 年前 AI 能在围棋上打败人类的顶尖高手,就已撼动了很多人。

有人套用了《百年孤独》的开头来记录这一刻:

“多年以后,面对残阳,坐在轮椅上的李世石将会回想起公元 2016 年 3 月那个遥远的一周。那时的李世石棋艺仍佳,但在‘人机大战’中拼尽‘最后一滴血’,仍无可奈何地以 1 : 4 输给了阿尔法围棋机器人!”

同样在 AlphaGO 前败下阵来的还有欧洲围棋冠军樊麾。他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是:“我们是人类,所以我们会犯错误、会疲倦,求胜之心也会带来压力。而程序并非如此,它非常的强大稳定,像一堵墙。”

如今围棋界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头上永远“有一堵墙”,人工智能就是永远比人类强的存在,AI 教学已遍布职业围棋的各个角落。

围棋界用“公元 2016 年”来记住他们“AI 时代”的起点,一些文字工作者或许会用“公元 2022 年”,影视圈的人则有可能用“公元 2024 年”来标记自己的“AI 的 iPhone 时刻”,谁也不知道 Sora 之后,又会冒出什么效果炸裂 AIGC 工具。

但对不少普通人来说,自己的“AI 到来时刻”,是在自己上手了人工智能后,毕竟百闻不如一用。“今年Al对普通人有什么作用Al对普通人有什么作用,百度居然可以 AI 写工作总结!”“各种小程序和软件,可以上传图片进行 AI 扩展优化,或者通过关键词进行 AI 创作的时候”……不少人在我们的调查中这样写道。

而在最近一两年,文本写作类应用(如文心一言)、图片生成类应用(Midjourney 等)仍然是普通人接触最多的 AI 产品。

所以在《2024年人工智能公众态度调查报告》中,我们会发现,目前之所以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觉得,当下 AI 对自己的影响,是积极的层面更多,也与目前的 AI 产品还未形成规模有关。大家接触到的,也多是小打小闹的玩具性质工具。

当我们像柯洁一样,发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正在被人工智能轻松胜任的时候,心态很难会没有波动。

压倒性的乐观,来源于哪?

所以,我们分析受访者的身份和他们对 AI 进展的熟悉程度后发现,本身是从事人工智能研究或已在工作中有重度使用 AI 工具的人,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更为微妙。

一位从事文化产业的受访者在我们的问卷里写道:自己“快成了两眼无神喂 AI 的机器”。小米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王斌在 2024 年 2 月的一个企业家论坛上说道,自从 ChatGPT 发布后,“天天科技革命,日日文艺复兴,每天都很焦虑”。

也就是说,对 AI 越了解、使用越多的人,期待情绪越低,慌张、厌烦情绪反而有可能更高。

而选择“期待”人工智能的受访者中,对 AI 发展近况很熟悉的人,比例其实并不高。我们分析,这种积极态度的根源,是过去数十年大众通过诸如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普遍享受到了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便利,而人工智能已成“科技改变生活”的新代名词。

目前为止,大部分人觉得人工智能对自己是“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65.7%),还有 9.9% 的受访者说过去一年 AI 技术的进步对自己只有积极影响,认为对自己消极影响更多或只有消极影响的人,只占到了 8.0%。

在这一成的受访者中,认为 AI 对自己的最主要消极影响,是担心落伍。也就是说当下,人工智能对包括就业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实质影响,还不明显。

与其说期待 AI,不如讲需要 AI

在《2024年人工智能公众态度调查报告》中,我们分析认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期待”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实也传达出了另一层意思:目前的 AI 技术真正落地能应用的领域和场景还不多,上升空间很大。毕竟,已经对 AI 感到惊喜的人只是少部分。

大家最期待人工智能被用在哪些方面?

从整体上看,AI 最被期待的应用领域是工作(54.4%的受访者期待),其次是娱乐方面(53.1%)。如果按年龄细分受访对象,就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对 AI 应用领域的期待也是有差异的。

和其他年龄组不同,00 后期待度最高的领域,是人工智能在娱乐方面的赋能。90 后和 80 后在工作、娱乐、学习方面的 AI 期待排名完全一致,但在第四、第五名上的场景期待出现了明显区分,前者更期待 AI 能“陪伴自己”,而 80 后希望 AI 可以“替我陪伴”。这里我们解读为,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更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在陪伴自己家人方面发挥作用。

可以说,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对 AI 的期待,与其所经历的人生阶段的优先需求紧密相关。例如年龄越高的群体,因为对自身或家人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增高,进而对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期待值就走高。

有需要 AI 的地方,也有不需要 AI 的地方。世界上第一部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综合性法律欧盟《人工智能法案》(EU AI Act),就禁止 AI 被用于威胁公民权利的场景,像工作场所和学校中的情绪识别。

还有一些事,虽然法律不一定会禁止,但如果让 AI 来决定,很多人还会感到不安。这主要集中于安全卫生领域和重要事件的决定权上。例如超过 54.8% 的受访者表示,如果 AI 被应用在医疗卫生领域,他们会感到不安。还有人事管理方面,如不想录用或辞退员工的事由 AI 来决定的受访者,占比也达到了 41.8%。

AI 会抢我饭碗吗?

但最令普通人不安的,可能还是就业问题。在澎湃新闻·对齐 Lab 的调研中,接近一半的受访者对于“AI 会不会替代自己”这个问题,处于非常担心和有点担心的状态。

AI 会具体冲击哪些行业?不同行业的受访者对于内容创作类和服务类表现了较大程度的担忧,其次人们对于自己所在的行业被 AI 冲击,也有比常人更高的担忧水平。

内容创作类工作,之所以当仁不让地成为所有人眼中的 AI 冲击重点,主要和 OpenAI 这样的公司先后甩出 ChatGPT 和文生视频工具 Sora,让大家都直观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在文字、图片、影视创作的实力和潜力有关。

文字作者、设计师不必说,2024 年龙年春节期间,Sora 的横空出世,让很多影视业、媒体行业的从业者都提前结束了假期。焦虑情绪从老板到员工,自上而下地迅速蔓延。甚至与之有关联的行业也出现了焦虑人传人的现象。

一位工作了 7 年的数据分析师对我们说:“过完年,我们老板拼命想把 AI 引进产品中,先让程序员开发了一个用 AI 自动做文献综述的产品,现在还想让营销的同事用 AI 生成视频。”

但大家之所以隐隐会担心自己的行业,我们觉得这是因为,在经历了人工智能先后胜任文字、图片、视频创作后,大家都不确定下一个被 AI 盯上的行业是不是就是自己。或许,我们都要像围棋手一样,在 AI 击败领域中最优秀的人类后,经历从恐慌到烦闷,再到平静接受的情绪状态。

那么,终极之问是:人工智能是否会在未来超越人类,成为地球下一任霸主?

在调查中,有 50.5% 的普通大众“有点认同” AI 是有可能失控的,觉得不存在 AI 失控的人,只有 14.3%。

不只是普通人感到担忧,引领这场科技革命的人,也在为此苦恼。

《埃隆·马斯克传》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2013 年,马斯克在自己的生日派对上,和谷歌的创始人佩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马斯克认为,除非我们建立防火墙,否则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人类,让我们这个物种变成蝼蚁草芥,甚至走向灭绝。佩奇则反驳说,如果有一天机器的智力,甚至机器的意识,都超过了人类,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只不过是进化的下一阶段罢了。

马斯克争论说,人类的意识是宇宙中宝贵的一缕烛光,我们不应该让它熄灭。佩奇认为那是多愁善感的人在胡说八道,如果意识可以在机器中复制,为什么它不配具有同等的价值?也许有一天,我们甚至能够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机器中。

所以,这种拧巴态度,或许将贯穿我们发展人工智能的整个过程,即随着机器学习系统越来越普遍和强大,人类越来越发现,自己处于一种“魔法师学徒”的境地:

我们召唤出一种力量,给它一组指令,希望它自主但又完全顺从,然后一旦我们意识到指令不准确或不完整,又手忙脚乱地阻止,以免用我们的智慧召唤出某种可怕的东西。

人工智能的未来将走往何处,你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你担心自己因为 AI 而失业吗?欢迎留言讨论。

关于更多有关当下大众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和态度情况问题,你可以扫描上方二维码获取完整版的《2024年人工智能公众态度调查报告》。澎湃新闻聚焦 AI 话题的栏目【对齐Lab】,从 2024 年年初,即 AI 大模型正式以产品形态进入大众视野一年多后,开始记录公众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和态度,并计划随着 AI 应用的使用普及,定期追踪普通人对 AI 的观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