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什么行业好(萧条时期什么东西好卖)


【点击查看】低成本上班族靠谱副业好项目 | 拼多多无货源创业7天起店爆单玩法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拼多多电商店铺虚拟类项目新玩法(附完整词表&检测工具)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小白ai写作一键生成爆文速成课

领300个信息差项目,见公众号【逆林创业记】(添加请备注:网站)

当舔狗经济崩盘之后,一系列的蝴蝶效应终于开始了。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了今年平安夜的票房数据,发现只能用惊悚来形容了,因为整个平安夜票房档,全中国所有电影院竟然只创造了3851万的票房,相比巅峰期的2017年,这个数字差不多只有2017年同期的1/10。

大家可能不知道3851万是个什么概念,我就这样说吧,今天是工作日,我随手去查了下实时票房,最后数据显示是4691万。

也就是说,平安夜和工作日的票房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了,作为一个节日,平安夜对电影票房的BUFF加成已经彻底消失了。

而且不只是平安夜,今年整个圣诞周期(12月24-25)的总票房也只有区区7700万,创下了近十几年历史同期的最低记录,还有情人节、520、七夕这三大表白节日,今年的票房基本也是全面雪崩之势。

我们继续把票房统计扩大到一整年,结果显示,截止到2024年12月底,今年全中国的票房数据竟然只有420亿左右,相比去年的549亿,足足少了130亿。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到了大萧条时代。

难怪之前张艺谋和成龙接连站出来呼吁大家走进电影院了,因为今年的电影市场实在是太冷了,再这样下去,我估计很多导演和演员根本就“活不下去了”,所以圈内人全都急了。

看到这种场景,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为什么曾经爆火的电影市场,突然就不行了?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舔狗经济的崩盘,已经出现了连锁反应。

今天我在知乎发文的时候就提到过一个基本的商业逻辑,那就是所有不放假的节日,其本质上都是围绕着送礼和男女关系展开的产业链。

就拿距离我们最近的平安夜来说,中国人不信教,不礼拜,对这个节日压根就没有什么感情,这个节日一切的消费活动都是围绕着情侣展开的。

第一步,转账说节日快乐。

第二步,约会赠送精心准备的圣诞礼物。

第三步,找一个中高端的西餐厅共进烛光晚餐。

第四步,找一个大型商业体逛一逛,然后去电影院看电影,期间顺带着可能会买爆米花和奶茶。

第五步,直奔某酒店。

大家摸着良心想一想,平安夜是不是大部分人都是走的这个流程?甚至不只是平安夜,还有情人节、520、七夕,基本也是同样的消费流程。

在这个产业链条上,出资人是某男性,也就是大家戏称的“舔狗”,消费方是情侣双方,受益方是网店、鲜花店、苹果店、高端餐厅,奶茶店、商超实体、电影院、酒店等等。

这条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异常清晰,所有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如何在这些节日里赚大钱,其整个商业生态也都是围绕这个消费链条去制定的。

以前这样的模式玩了十几年,大家都能赚钱,但是今年突然不行了,因为随着舔狗经济的崩盘,很多男性觉醒了,或者说想通了,他们知道一味的讨好女性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他们从讨好女孩子,转移到了取悦自己,当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就会导致消费领域出现大转向。

首先是所有依赖于舔狗经济的消费活动,基本都不行了。

先说电影行业,看电影的主力军,就是15-35岁之间的年轻群体,在年轻群体里面按照消费能力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最强消费群体是情侣。

次一等的消费群体是好闺蜜。

最差的消费群体是两个老爷们。

而情侣就是电影市场最大的金主,为什么?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 情侣是对价格最不敏感的观影群体,并不是说情侣不在乎钱,而是男生约女生看电影,为了面子,就算是1000块钱一张的票,那也得咬着牙买,所以情侣去看电影,尤其是还处于追求阶段的情侣,是绝对不会在票价上计较的,否则你就成了“女神”眼中的铁公鸡。

第二, 情侣是对影片质量最不敏感的观影群体,因为很多人约会去电影院,压根就不是奔着看电影去的,只要能达到和“女神”相处的目的,那就够了,所以选影片也是闭着眼睛买,不会去查影评啥的。

基于这两大原因,所以情侣就是导演们最喜欢的群体,毕竟要求低,还愿意给钱。

相反,闺蜜群体也许看电影的人数也不少,但是这群人对于电影的质量非常挑剔,他们的观影选择也很谨慎,而且他们对票价也十分敏感,更重要的是,闺蜜群体的消费能力,也会受到舔狗经济崩盘的影响,因为一旦她们的追求者不舔了,那就意味着转移支付的减少,以前她们一个星期看一次电影,现在她们可能会变成一个月看一次电影,当观影频率减少,自然就会出现电影市场遇冷。

这就是电影市场越来越不景气的一个核心原因。

而且不只是电影市场,所有和情侣消费相关的产业基本都出现了大崩盘的迹象。

比如说北京上海等地的米其林餐厅,今年也罕见的推出了“穷鬼套餐”,200多块钱就能去米其林餐厅吃一顿,以前最起码要500以上,为什么餐厅要做这样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精准客户情侣,消费人数大幅减少,所以只能用促销去吸引别人。

根据红餐大数据的统计,上海去年5月份的时候高端餐饮门店数量大约有2700多家,到了今年7月份的时候,已经倒闭了接近一半左右的门店。

还有情侣消费的另一个热门领域,奶茶店,以前情侣逛街看电影,几十块一杯的奶茶随便买,现在消费群体消失了,奶茶店生意也不景气,根据数据统计,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11月份,全国累计倒闭了20万家奶茶店,创业做奶茶生意的,亏掉了底裤。

除了和舔狗经济相绑定的消费领域大崩盘之外,另外几个领域却出现了逆势增长。

最有代表性的领域就是游戏和钓鱼。

在电影行业一年消失130亿产值的同一时间,中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从2019年的2308.77亿涨到了2024年的3257.83亿元,足足多出了1000亿整。

今年爆火的《黑神话悟空》已经在Steam平台上卖出了2250万份,总收入已经突破了80亿人民币,由此可见,当很多男性朋友不舔了之后,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了。

还有钓鱼行业也是一样的道理,最近几年钓鱼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增速超过了中国GDP的增速,其中25岁到44岁的中青年群体是消费主力军,比例占到了46%,18-24岁的钓鱼群体也在不断新增,占比达到了10%。

全国1.4亿钓鱼大军,直接带动了一个300亿的产业蓬勃发展。

也就是说在情侣相关的消费大量消失的时候,消费阵地正在大规模转移到男性单独消费领域,这个趋势十分明显。

电影行业的大萧条,只是这个转移趋势下的受害者之一。

当然,如果我们把电影行业萧条的所有原因都归因于舔狗经济的崩盘,那也是不客观的。

电影行业这几年之所以这么不景气,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现在的电影质量实在是不行。

谈到中国电影市场大萧条时期什么行业好,我们必须要谈两个重大转折点。

一个是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大溃败。

很多经典IP,比如说《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漫威电影等等,现在在国内基本已经死了大萧条时期什么行业好,完全撑不起市场,不要说是中国人抵制美国文化啥的,那都是借口,根本原因还是电影实在太烂,剧情烂、选角烂、电影里面到处都是政治正确。

我都不说别的,你看看《变形金刚》以前的女主,性感的金发女郎。

再来看《变性金刚》现在的女主。

单这个审美降级,观众就接受不了。

还有英国女王用黑人演。

美人鱼也用黑人演。

为了政治正确已经连基本的审美都不敢有了,这种电影,你说谁会看?

当然,还有第二大转折点,那就是国内某些电影破坏了整个市场。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满江红》票房胜过了《流浪地球2》,这是对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一个巨大的伤害,因为当《满江红》赢的时候,就意味着所有人都清楚了,一个小成本的小品式的电影(而且还存在重大历史错误,让秦桧读满江红),能轻易胜过国产科幻巨作,既然如此,那以后谁还会花时间精力去搞大成本投资电影?直接找个屋子关起门来拍就行了。

还有之前大火的《热辣滚烫》,号称投资3.5亿,超过了《黑神话悟空》的3亿,直逼流浪地球的5亿投资,我说实话,这3.5亿投资,是有3亿去用作买水军造势去了么?当这样一部剧情抄袭的减肥纪录片登上了票房冠军的时候,就意味着中国电影行业又回到了以前的黑暗时代,从2017年的《战狼2》大火,到2023年《流浪地球2》横空出世,这6年时间,就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如今,随着《热辣滚烫》的爆火,中国电影市场全面进入到了拼营销的时代,当电影只注重宣传,而不注重质量的时候,消费者自然就不会买单,这也是电影行业遇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最后一个原因,经济下行引发的消费降级,这个说烂了,我就不展开了,大家清楚我知道这个原因就行。

总之,当舔狗经济的崩盘产生连锁效应的时候,未来还会有更多行业受到牵连,这也成为了未来的一个创业风向标,只要主要消费群体是情侣的,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做,否则你后悔都会来不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