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站(影音先锋资源av男人站)


【点击查看】低成本上班族靠谱副业好项目 | 拼多多无货源创业7天起店爆单玩法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拼多多电商店铺虚拟类项目新玩法(附完整词表&检测工具)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小白ai写作一键生成爆文速成课

领300个信息差项目,见公众号【逆林创业记】(添加请备注:网站)

一战黑云压城,电影疯子乔治·梅里爱亲手烧毁了自己的摄影棚和无数电影胶片。

默片时代,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人也总会把最终作品以外的素材统统付之一炬。

即使躲过了战乱、销毁,硝酸胶片也会随时间流逝因化学反应而腐化。百年影人档案留存,光影流转,实属不易。

一直致力于修复和保存卓别林电影的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干了件了不起的事——

今年正值卓别林诞辰130周年,在卓别林协会和Roy Export SAS公司的支持下,数字化了近30,000份卓别林的个人文件和图像资源,在线免费公开。

▲卓别林在线档案馆()

高清资料洗净了夏洛特脸上的浓妆,显露出卓别林真实的面容。

这个档案馆有多牛逼?

从初登舞台的早期资料、第一份电影故事大纲,到电影手记和相关记录,甚至还有未拍项目的构思,私人信件、合同、支票、杂志等等无所不包,几乎能拼凑出一幅卓别林全景画像。

堪称是今年最牛的资源站!

▲卡尔诺剧团时期的卓别林

▲随卡尔诺剧团远渡重洋的卓别林

下面我们一起挖掘在线档案馆的珍贵馆藏,回顾这位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的一生。

修 复 缘 起

卓别林是好莱坞默片时代的顶级巨星,名震寰宇,在中国亦是家喻户晓。他的经典之作几乎都有在中国的银幕上亮相。

▲1979年《纽约时报》的一份报道剪报显示,改革开放之初,刚打开国门,《摩登时代》以及其他美国大片终于能在中国上映

早在1915年9月,上海就放映过卓别林的短片,风靡一时。报纸上几乎每天都登有卓别林主演的电影广告,并称他为「滑稽大王」、「快活大王」。

▲卓别林上海回顾展,2018年喜剧之王「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照片

虽然1941年的《大独裁者》命运多舛。年初,拷贝刚抵达「孤岛」上海,南京伪政府便下达警告,哪家影院敢放,烧哪家。

而同年春天,香港的「利舞台」戏院在梅兰芳的协助下,抢先「皇后」、「娱乐」拿到了《大独裁者》的首映权,观众一时趋之若狂。当时梅兰芳更是三刷此片。

▲利舞台的《淘金记》海报

▲卓别林与梅兰芳,合影于1930年洛杉矶,当时梅兰芳赴美演出。六年后,卓别林在上海与梅兰芳再次相见,一时传为佳话。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开会期间会见卓别林时,还不禁感叹,「四十年前,我就在银幕上认识您了」。

▲随函附上周恩来的亲笔签名照片

▲卓别林与周恩来

1957年,袁牧之导演、蔡楚生导演等也曾写信邀请卓别林来华。

▲袁牧之等人的信件落款

彼时的卓别林可谓风光无限。但到了90年代,危机显现。他的电影拷贝大多随时间流逝而损坏、老化,无法放映。

所幸MK2电影制片公司受卓别林协会所托,及时将卓别林电影的修复工作交给了意大利博洛尼亚电影档案馆,并让华纳公司负责DVD在全球的发行事宜。

华纳公司自然不用多说,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也是享誉全球的电影档案机构和电影修复中心。

▲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扫描的档案文件示例

馆藏有5万盘胶片,可用于外借业务和馆内查阅,其中大部分是35毫米和16毫米规格的胶片,几乎覆盖电影史。

一年一度的「探轶电影节」(Il Cinema Ritrovato)更是是全世界电影史学家、学者和影迷们翘首以盼的盛宴。

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的「影像实验室」(L'Immagine Ritrovata)更是世界一流的电影修复中心之一。

其与美国奥斯卡电影档案馆、马丁·斯科塞斯电影基金会、百代电影公司、高蒙电影公司、索尼影业、卢米埃电影学院等机构合作,已成功修复了800余部影片。

包括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让·雷诺阿、费德里科·费里尼、卢基诺·维斯孔蒂、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等大师的杰作,《孔夫子》、《猛龙过江》、《英雄本色》等电影也是由其修复。落户香港的博亚电影修复所是其第一家海外办事处。

▲作为卓别林项目的一部分,资料馆还致力于保存、修复他的电影和书籍

上世纪90年代末,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开始启动「卓别林计划」,修复查理·卓别林电影长片多达80余部。

在完成长片的修复工作后,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与伦敦国家影视档案馆、法国Lobster公司合作修复30余部卓别林短片(其中大多为吉斯通电影公司于1914年至1915年间制作)。数字化卓别林的个人文件和图像也是「卓别林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

档案可谓无所不包,细致入微。

▲卓别林购置Turnbull & Asser衬衫的支票,Turnbull & Asser是英国王室御用的顶级定制衬衫品牌

▲卓别林在长途旅行时所撰写的文章,甚至还有旅行的日程和晚餐菜单

喜 剧 之 光

弗朗索瓦·特吕弗曾在《巴赞论卓别林》的序言里这样写道:

我之所以要提他那常常被人们粗俗地描述和评论也许到达不堪入目地步的童年,是因为我觉得我们应当明白,极度贫困中孕育着爆发力……

表现忍饥挨饿的演员不止他一个,但是经受过饥饿煎熬的电影艺术家却只有他一人。

一八八九年,电影胶片和放映机发明。同年,四月十六日晚上八时,卓别林出生在英国沃尔沃斯区的东街。

那时,母亲汉娜在奥尔德肖特的俱乐部里演唱资源站,嗓子是一日不如一日。

▲母亲汉娜

五岁的卓别林便代替母亲登上舞台,模仿母亲沙哑的声音演唱,还在演唱中主动要求停下,捡拾观众扔上台的硬币,结果赢得了阵阵喝彩和狂笑。

▲卓别林年幼时曾短暂待过的兰贝斯贫民习艺所

▲摄于1897年,汉威尔学校班级集体照,四岁的卓别林也在其中。该照片还被用在了《流浪汉》中

在母亲精神病发后,1898年,父亲让卓别林加入了「兰开夏八童子舞蹈团」(The Eight Lancashire Lads),帮补家用。仅仅过了六周,12月24日,卓别林便随团登上了曼切斯特皇家剧院的舞台,表演《森林中的孩子》。

▲兰开夏八童子舞蹈团

虽然是木屐舞蹈表演,但卓别林总会在演出中加入自己的喜剧动作,每场演出总能赢得观众的掌声和欢笑。

1901年,母亲出院,卓别林也离开了「兰开夏八童子舞蹈团」。为了生计,卓别林干着各种各样的工作。

▲初次出演,在戏剧「Jim, A Romance of Cockayne」中扮演报童的卓别林

在自传《我的一生》中,他这么回忆那段艰难的岁月,

我曾经当过报童,印刷工人,制玩具的小贩,吹玻璃的工人,医生的小用人...

但是在干这些临时性的活儿时,像雪尼一样,我始终不曾忘了要当演员的最终目的。

所以,每逢休息的日子,我总要擦亮我的皮鞋,刷干净我的衣服,换一条洁净的硬领,按时去河滨大街贝德福路布莱克默演员介绍所。

我经常往那儿走动,直到后来我的那套衣服迫使我无法再去时为止。

终于,在1903年,机会来了。他将在戏剧《福尔摩斯》中扮演童仆比利一角。各地巡演叫好一片,卓别林滑稽才华初现。

两年后,《福尔摩斯》在约克公爵剧院上演,应主演吉勒特之邀,卓别林再次出演比利,笑翻了整个伦敦西区。

▲在《福尔摩斯》中扮演童仆比利

卓别林总能将悲剧用喜剧的外衣包装起来。

随卡尔诺剧团赴美演出时,在短剧《蒙面鸟》(Mumming Birds)中,卓别林饰演一位疯疯癫癫的醉汉,简直就像是在兰贝斯小酒馆里喝得醉醺醺的父亲老卓别林。

▲饰演「Mumming Birds」中的醉汉,摄于皇后剧院,洛杉矶加利福尼亚

如今,进入查理·卓别林为Essanay拍摄的第12部电影《演出之夜》当中,仍可以穿越到《蒙面鸟》的演出现场。

▲Essanay三巨头,弗朗西斯·布什曼、查理·卓别林、布龙科·比利·安德森

正当美国经济不景气、物价暴涨、失业率上升、工人工资下降、罢工潮四起时,卓别林在《流浪汉》中扮演了一位善良而可怜的流浪汉。

迫于贫困,他本想去抢农场,却爱上农民的女儿,留下一句「I thought your kindness was love but it aint cause I seen him. Goodbye.」

便黯然离去,欢笑背后满是无奈与悲凉。

▲《流浪汉》中的他

《警察》里那个冷漠无情的世界,像极了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和他童年时生活过的街区。

而《寻子遇仙记》则开拍于卓别林与米尔德丽德的孩子夭折后的第十天,电影里还有许多情节与卓别林的童年生活相对应。

拍摄期间,卓别林与米尔德丽德还有离婚纠纷,就连电影底片都有可能会被律师拿去做担保。

▲《寻子遇仙记》主创们

▲卓别林与查尔斯·赖斯纳在《寻子遇仙记》中

▲小主演杰克与卓别林

《淘金记》中最精彩的一场戏莫过于饥肠辘辘的夏洛特和淘金者们一起把皮鞋当晚餐。

夏洛特像名厨一样煮皮鞋,像吃意大利面一样吃鞋带,像吃5A级牛肉一样啃鞋底。拍完后,卓别林整整腹泻了三天。

▲卓别林在《淘金记》拍摄现场

▲与第二任妻子丽泰·格雷在签署《淘金记》合同,拍摄《淘金记》时,因为她的怀孕导致电影在拍摄六个月后必须更换女主角人选

▲在《淘金记》的片场演奏大提琴

在自传中,他这么说,

创作喜剧需要有悖常情,但悲剧却让人们懂得应当嘲笑什么。因为嘲笑肯定是一种挑战。

在1915年《工作》里,依旧能看见十年前的他和哥哥西德尼一同出演滑稽短剧《装修》的影子。

▲《工作》中卓别林的扮相

▲滑稽短剧《装修》现场

当年,他出演短剧《凯西宫廷马戏团》(Casey’s Court Circus),大胆模仿了大盗迪克·特平。其中的180度转身经典动作也被用到了夏洛特身上。

▲《凯西宫廷马戏团》主创们

仿佛卓别林的人生经验,都可以化作夏洛特的银幕表现。

卡尔诺剧团在美演出时,凯斯东公司Keystone Studios的制片麦克·赛奈特就被卓别林的哑剧表演所吸引,以丰厚的酬劳来邀请卓别林加入,让这位才华横溢的舞台剧演员在银幕上大放光彩。

▲卓别林和卡诺尔剧团成员

1914年,凯斯东公司推出片长12分半的《谋生之路》。卓别林并不满意这部剪掉他许多华彩段落的处女作,也很嫌弃凯斯东公司过快的拍片速度。

▲《谋生之路》

他决心要在下部片子贡献一个更新颖出彩的角色,一个人跑到库房,呆了一整天,再出来则变成了夏洛特。

▲《救火员》中的夏洛特

▲《救火员》中惊险救人一幕

我一点也不知道我要演什么角色,但穿了这套服装,化了妆以后,我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当我走上舞台,这个角色自然而然就活了。

▲穿着流浪汉服装的卓别林

▲夏洛特

在《梅布尔的困境》中,这个穿着宽松长裤、紧身外套资源站,戴着圆顶绅士帽,穿着过大皮鞋的小胡子,让人无法忘记。

出场的一幕,连导演亨利·莱尔曼和麦克·赛奈特都找不到下手剪接的地方,最后成为一气呵成的一分钟演出。

▲《梅布尔的困境》

麦克·赛奈特回忆时说,卓别林无时无刻不想着工作,电影拍摄完毕试映那天,他一定到场,如有不满也会当场表现出来。

▲麦克·赛奈特、卓别林和格里菲斯,摄于1913年

▲合影剪报

麦克·赛奈特与卓别林在《威尼斯儿童赛车》中合作,该片仅用45分钟便摄制完成,且是即兴演出。

▲在《威尼斯儿童赛车》片场

▲摄于《梅布尔的困境》之后的《威尼斯儿童赛车》,由于提前上映,让夏洛特第一次亮相在观众面前

在重见天日的工作样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卓别林的拍摄现场。

《百货店巡视员》堪称扶手电梯戏的始祖,灵感来源就是纽约的一家大型百货商店,在那卓别林看过一名男子从手扶电梯上摔了下来。

于是,他在摄影棚里还原了这一场景,并开始即兴演出,一遍又一遍。

▲卓别林的电影摄影棚

伯斯特·基顿也说卓别林沉着冷静、清醒专注、追求完美,关注细节,就像标本家摆弄蝴蝶的翅膀一样,钟表匠一般的精确或许就是卓别林天才的精华。

完美的精确让卓别林的电影永保永恒的光彩—人性的色彩。

▲伯斯特·基顿与卓别林,在《舞台生涯》

联 美 时 代

20世纪初爆发「专利战争」。电影专利公司即将垄断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大量的独立制片商只好涌入了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

好景不长,以华尔街为首的资本力量,为了逐利也大量涌入电影业,兼并、收购不断,垄断浪潮将再次袭来。

此时,1919年,2月5日,一则百字报道震惊了整个好莱坞。

璧克馥、范朋克、格里菲斯和卓别林奋起反对可能会带来垄断危险的电影制度,一同创立艺术家联合电影公司(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 Releasing,现为米高梅公司的子公司),摆脱大制片厂的束缚,全盘把握电影艺术性,更多参与票房分账。

▲璧克馥、范朋克、格里菲斯和卓别林在签订合同

联美公司发行过许多著名的电影,包括卓别林的《淘金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格里菲斯的《西区故事》、奥斯卡获奖影片《乱世佳人》、赛尔乔·莱翁内的《镖客三部曲》,007系列电影等等,并迅速挤进好莱坞八大,一同取代法国电影霸权。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的序幕拉开。

卓别林为联美公司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便是《巴黎一妇人》,这部卓别林自称「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女主角是艾德娜·珀薇安丝Edna Purviance。当时艾德娜·珀薇安丝早已失却拍摄喜剧的热情,常年酗酒。卓别林邀她拍摄,也是因着前情未了,想再拉她一把。

▲《巴黎一妇人》

▲《巴黎一妇人》艾德娜·珀薇安丝

▲摄于1915-1916,艾德娜·珀薇安丝是卓别林的御用女主角,两人有过一段浪漫关系,8年间艾德娜·珀薇安丝出演卓别林的电影多达30部。直至去世,卓别林都有给艾德娜·珀薇安丝支付「工资」。

《城市之光》的拍摄并不容易,卓别林一边担忧着有声电影的冲击,一边拍摄一边继续修改剧本,想要更上一个台阶,还要压抑母亲刚刚去世的悲伤。

他对女主角弗吉尼亚·切瑞尔也很是不满,一怒之下还将女主角辞退过。

▲在执导《城市之光》的现场

一年后,《城市之光》才拍摄完成。卓别林为影片亲自配乐。

但影片的主题旋律是何塞·帕迪拉的作品La Violetera。因没有署作曲者的名,卓别林输了和帕迪拉的官司。

▲流浪汉和盲女在街上《城市之光》

▲随卡诺尔剧团赴美巡演期间,卓别林也一直携带着他的大提琴,并保持每天3-4小时的练习,他一直也有成为音乐家的想法,《城市之光》配乐也由他本人操刀

▲爱因斯坦参加《城市之光》的首映

在1931年,他暂别好莱坞,开始了为期18个月的世界巡演。

▲在欧洲极其受观众欢迎的卓别林,摄于1931年

他在欧洲目睹了经济萧条带来的惨状,面对记者他说:

失业是一个生死攸关的事情。人们应该利用机器,但利用机器不意味着悲剧和失业。

于是在1936年的《摩登时代》里,夏洛特也失业了,在那个充斥毒品、机器暴君的世界里,他仿佛就是精灵。

卓别林起初为《摩登时代》设置的是一个悲剧结局,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夫妇两人逐渐远去,「We’ll get along」这一开放结局。

▲在执导《摩登时代》的现场

▲《摩登时代》结局

《摩登时代》的首映表演还得到了来自华特·迪士尼的协助。卓别林与华特·迪士尼两人的惺惺相惜可见一斑。

不 仅 是 夏 洛 特

1938年秋天,当慕尼黑协议在欧洲签署时,卓别林正在对《大独裁者》剧本进行最后修改。

▲在《大独裁者》的片场跳舞

《大独裁者》上映时,美国仍和纳粹德国保持良好关系,尚未加入二战。

而卓别林此作大胆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予以谴责,并在片尾演讲里高喊,

机器人只有机械的思想和机械的心灵!

▲宝莲·高黛和卓别林在《大独裁者》的片场,宝莲·高黛在主演完《摩登时代》后便与卓别林秘密结婚,据说由于宝莲·高黛拒绝阐明她与卓别林之间的关系,导致她无法扮演《乱世佳人》的女主郝思嘉

据说,纳粹特务曾将影片胶片运进德国,希特勒坚持要看,还看了两遍。卓别林听闻后表示,要能知道希特勒观后感,付出什么都行。

▲格雷丝·海尔和卓别林在《大独裁者》的片场

卓别林曾说,《凡尔杜先生》是他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作品。

把这个法国连环杀人凶手的故事搬上大银幕的想法,原本是奥逊·威尔斯提出的,但卓别林实在是感兴趣,花了5000美元将其买下,在片头加上了致谢奥逊·威尔斯的字幕。

▲据这份1943年《好莱坞往事》所载,《凡尔杜先生》是卓别林与奥逊·威尔斯一同商议而成,奥逊·威尔斯还提议取名为「女士杀手」

但到了奥逊·威尔斯这边,故事则是另一个版本。

奥逊·威尔斯称,他创作了《凡尔杜先生》的剧本,而当时官司缠身的卓别林将其剽窃,仅给了他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卓别林当时身陷《大独裁者》的官司之中,贝科维奇将卓别林告上法庭,称《大独裁者》出自他手,卓别林最后选择了庭外和解,给贝科维奇支付了95000美元。)

▲在《凡尔杜先生》片场

时值冷战,「制片规约执行委员会」(好莱坞自我审查机构,当时主席是信奉天主教的布林)本不通过《凡尔杜先生》的剧本,认为其谴责了当时社会结构,勒令删改。(1942年上映的《卡萨布兰卡》在接受布林审查时,也曾遭到明确反对。布林不满其中汉弗莱•鲍嘉所饰演的里克与 英格丽•褒曼饰演的伊尔莎曾在巴黎同居,并坚持结尾不可让男女主人公终成眷属,因为伊尔莎是一名已婚女性。)

▲卓别林、Maurice Bessy、罗伯特·弗洛里在《凡尔杜先生》片场

在那个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期,左派的政治信仰足以让卓别林被美国政府扫地出门。他的对年轻女星的青睐,更是让人口诛笔伐。

1952年,卓别林的入境许可证被当局撤销,从此定居瑞士。

▲卓别林《凡尔杜先生》

《舞台生涯》几乎可以视作卓别林对自己一生的回顾,电影里的老喜剧演员仿佛就是卓别林自己,和伯斯特·基顿的同台竞艺更是影史经典。

▲《舞台生涯》从左至右为,卓别林,朱利安·路德维希,Snub·Pollard和安德伍德

一部长篇小说Footlights道不尽的故事,全在电影《舞台生涯》里。据参演的朱利安·路德维希回忆,卓别林指导这部电影不靠语言,靠行动,靠触碰。

卓别林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们来出演电影,为了还原记忆中的半个世纪前的伦敦。

卓别林邀来设计师尤金·洛里,再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街道,RKO-Pathe剧院完全就是伦敦帝国剧院的模样。

▲《舞台生涯》卓别林与儿子小查理(中)

▲卓别林与他的三个孩子Michael, Josephine和Geraldine

▲伦敦帝国剧院

让·勒努瓦说,卓别林把电影事业酣畅淋漓地提高到表达人类精神的地位。

阿拉贡说,卓别林的影片曾经是世纪的光明,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更是时代的历史。

他是永远会被我们记住的「滑稽大王」、「快活大王」。

▲卓别林在片场

▲卓别林和罗伯特·弗洛里

▲卓别林在卡尔诺剧团哑剧「英国音乐厅的一夜」的海报前

▲卓别林在洛杉矶的布朗斯维克录音室指挥安倍莱曼乐团,同时拍摄《淘金记》

▲本文配图均来自卓别林协会以及卓别林在线档案馆

作者 ✎ Mrluo

编辑 ✎ 斯特辣不耐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