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8个新职业有哪些?(人社部公布未来新岗位)


【点击查看】低成本上班族靠谱副业好项目 | 拼多多无货源创业7天起店爆单玩法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拼多多电商店铺虚拟类项目新玩法(附完整词表&检测工具)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小白ai写作一键生成爆文速成课

领300个信息差项目,见公众号【逆林创业记】(添加请备注:网站)

央广网北京消息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等18个新职业。此次公示的新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催生的数字职业;

二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要求下涌现的绿色职业;

三是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孕育的新职业。

梳理中国新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新型职业的背后,是新体验、新消费需求不断被挖掘。以养老服务产业为例,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CPDRC)《中国人口展望(2018)》数据,2049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倍之多,达到4亿人。85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将增加两倍多,达到约1.5亿人,超过美国和欧洲此类人口的总和。空巢、高龄老人自己不便外出就医看病,“小病不愿说,大病瞒着说”成为众多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催生了“老人陪诊员”等就业工种。这一新型职业不但可以满足空巢、高龄老人的相关生活服务需求,改善家属照护父母难的局面,还可以解放家属的时间与精力,让广大独生子女无后顾之忧。

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期间,“老人陪诊员”协助安抚老人(王瑜 摄,央广网发)

80后中专生宝妈考上清华连续10年“陪诊”空巢老人

下午2点,北京朝阳区的一栋老年公寓内,“老人陪诊员”白晓荣急匆匆地冲进张奶奶的房中。

张奶奶今年90岁,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在家中意外摔倒,左侧髋关节疼痛,亟需去医院进行检查。当时她的子女均在国外工作,情急之下便在美团上预约了陪诊服务,之前已为老人服务多次的白晓荣接单了。

对老人尤其是高龄、失能老人而言,单独外出就医十分艰难。无论是挂号缴费,还是取药、拿报告,医院设备越来越智能化,这令不少老人手足无措。

将张奶奶送到医院后,白晓荣全程陪同老人进行各项检查、办理住院手续等,全程4个多小时下来,她已经累得满头大汗。

检查结束后,“老人陪诊员”为老人买来早餐(王瑜 摄,央广网发)

今年39岁的白晓荣,是陪诊行业的资深人士。过去10年,先后服务超过100个空巢、高龄老人。

初中毕业后,想到肾功能衰竭、时时需要人看护的弟弟,在父亲的建议下,她选择家乡甘肃的一所中专,学习了护理专业,“出来不仅能照顾自己和家人,还能照顾更多的人。”

中专毕业后,白晓荣来到北京闯荡,最开始在医院工作。医院的经历,让她观察到到老人群体的庞大需求,意识到养老护理行业的巨大价值,索性从医院辞职,入行养老服务企业“慈爱嘉”,干起了热门新职业“老人陪诊员”的工作。

近两年,白晓荣发现陪诊市场需求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周围高学历的同事越来越多,“基本上都是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甚至还有博士。”

考虑到陪诊员无需坐班,是一份灵活、自由的工作,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白晓荣动了提升学历的念头。孩子、陪诊、读书,那几年的白晓荣一人分饰三角。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她通过自考拿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大专文凭,2019年,又顺利从该校本科毕业。

“拥有一定的医学背景,干老人陪诊工作会更有底气,”白晓荣坦言,现在,她已经从一线陪诊员转到管理培训岗位。“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陪诊、养老服务行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亏自己坚持不断学习。”

老人空巢化趋势明显“陪诊员”等养老新职业成社会刚需

随着社会转型和人口流动加快,我国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呈现出典型的4-2-1家庭阵型。老人生活在单人户或“空巢”家庭的比例显著提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数量已达到1.18亿。

发达地区的老人空巢现象尤为突出。在上海、福建和浙江开展的中国家庭动态调查显示,60岁及以上老人中超半数生活在“空巢家庭”,80岁及以上老人处于空巢状态的比例高达4成。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步进入老年阶段,“空巢家庭”比例还将快速上升。

老人空巢的趋势背后,是急速增长的养老生活服务需求。一份网络调研结果显示:父母生病时,有7成是自己去医院,2成不去医院,在家“硬扛”。

在此背景下,提供全程陪诊服务的“老人陪诊员”应运而生,并且依托服务零售平台实现供需匹配。

据美团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老人陪诊”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达424.08%,订单量同比增长95.07%。

“以前,我们主要是依靠线下地推和老顾客口碑推荐获得客户。”白晓荣介绍,“近两年明显感觉来自线上的客户增多,去年我们公司入驻美团后,陪诊等服务订单量增加了25%左右,几乎都是子女下单。”

接到陪诊需求后,养老服务机构的医护团队会针对老人既往病史、当前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陪诊员上门接老人前,要提前与老人及其家属沟通,在确保老人适合外出就医及与家属签订承诺书后,才会开展陪诊服务。

“既需要帮助老人挂号、取号、就诊、预约检查,又要与医护沟通、取检查结果、取药等,”在白晓荣看来,陪诊并非简单、低门槛的工作,“我们需要帮助有认知障碍、表达不清的老人与医生沟通,给医生介绍老人既往病情、检查情况、服药反应等,中途有任何不清楚或者需要做决定的,随时联系家属。之后还要将医嘱、饮食用药注意事项、康复方法、复诊问题等,告诉老人家属。”

看病结束后,“老人陪诊员”负责倾听和记录医嘱(王瑜 摄,央广网发)

2020年,“社区健康助理员”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写入职业分类,具有明确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二级工(最高级别)为例,除基础服务外,这一职业需要具备就康复护理问题提供咨询建议,撰写健康咨询服务质量评估报告,制定就诊陪护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等能力。

据白晓荣介绍,目前市场上主要是医护人员和具有护理员资格证的养老护理员,转行从事“老人陪诊员”工作。和其他新型就业工种一样,“老人陪诊员”从业者同样遵循自由自主、多劳多得的原则。

王女士曾经在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工作。35岁那年,她放弃医院的正式编制,进入一家养老护理服务公司担任护理部负责人。在其几十人的陪诊团队中,绝大部分是具有护士资格证的兼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赚取第二份收入。

生活性为老服务业发展获支持美团成养老服务供给重要平台

人口老龄化加剧,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逐渐弱化,空巢、高龄老人等群体迫切需要社会化、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活性为老服务业,培育老年人生活服务新业态。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精准对接为老服务需求,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平台化展示,鼓励“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

随着国家鼓励生活性为老服务业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年轻人投入到陪诊等养老行业当中。

1991年生的无锡男孩顾梓瀚,是陪诊行业的新生力量。父亲的去世是促使他转行为一名陪诊员的主要原因。“父亲生病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忙,疏忽了对老人的关心,导致他小病变成大病,最后去世了。”这件事情给顾梓瀚的触动非常大。

经过前期查阅资料和调研之后,顾梓瀚对陪诊行业产生了极大的认同。在他看来,陪诊员这个职业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2021年,他毅然辞掉了稳定工作,和事业单位的朋友一拍即合,创办了专门从事陪诊服务的“相伴陪诊”。

“我们觉得美团是一个比较好的推广渠道,所以刚开业没多久就入驻了,”他介绍,店里接待的客户以老人为主,大都是子女线上下单。“接入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后,(店铺)曝光度提高了不少,80%的客户是通过美团下单的。”

目前,随着小店订单量日益增多,顾梓瀚已经忙不过来了,现在店里还招募了20多位懂得养老护理技能的兼职陪诊员。

像顾梓瀚一样看好陪诊行业的年轻人并非少数。美团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陪诊、陪护等相关养老行业入驻商户数量同比增长达117.19%。

“陪诊具有挺大的市场需求和价值,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我感觉自己需要学习更多技能,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专业性。”顾梓瀚表示。

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养老行业面临“老人找不到机构,机构找不到老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关机构入驻平台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个局面。目前,互联网+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二者结合进入快速发展期,离家子女通过平台为父母预约陪诊服务或将成为常态。

有关专家表示,在数字经济供需匹配的推动下,我国养老产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基于老年人口需求,养老产业多为服务型产业,特点是需要大量的从业者,这类产业的发展,将为社会持续创造新增就业岗位。

来源: 央广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