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助力群(“拼多多助力群”)


【点击查看】低成本上班族靠谱副业好项目 | 拼多多无货源创业7天起店爆单玩法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拼多多电商店铺虚拟类项目新玩法(附完整词表&检测工具)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小白ai写作一键生成爆文速成课

领300个信息差项目,见公众号【逆林创业记】(添加请备注:网站)

在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8月初以来,突然大量涌现关于拼多多“现金助力”方面的投诉。事实上,关于拼多多现金助力方面的投诉一直络绎不绝。在黑猫上,关于拼多多的投诉已经接近59万条,这个投诉量,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企业。

而其中关于现金助力方面的投诉就达到了6万多条,而近期的投诉主要集中在现金助力机制不透明方面。

7月22日,有匿名用户在黑猫发起投诉,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他打开拼多多后,页面出现现金大转盘活动,点击可以抽取现金600或100到1000元的提现资格。前半部分大家都很熟悉,拼多多的一贯套路,用户可以转动转盘抽奖,动动手指,就可以把提现奖金累积到599.90元,还差1毛钱就可以提现了。但就是这1毛钱,难倒很多英雄汉。

该用户称,自己邀请到了四五十人助力了几十次的抽奖机会拼多多助力群,前半程抽奖大部分抽到的都是钻石,累计几十个钻石才换得1分钱,后半程几乎每次都会提示距离提现只差邀请1人助力,每次抽到的都是“祝福卷轴”,最后距离提现差额就停留在0.01 元。

该用户还反应,拼多多界面还不停弹出自己微信好友提现成功的提示,诱导自己不停拉人助理,而自己跟好友联系,好友根本没有提现,是拼多多自己“谎报军情”。该用户认为,拼多多不仅虚假宣传还在欺诈消费者。

还有用户投诉称,自己拿到了所有好友助力成功的截图,但是拼多多却没有显示成功。

更有用户投诉称,拼多多现金转盘一直显示只差1人就可以提现成功,但是自己邀请了六七十人都没有提现成功,认为拼多多这是“欺骗消费者,骗子”。

还有用户称,拉人头拉了小百十人都不成功,最后只出了一个“秘籍”。

有网友在网络发帖称,自己低三下四求了一圈人之后,最后却只获得了100元优惠券,而100元还分成2张50元的券,每张必须在拼多多消费满500元才能使用。该网友质疑:谁会在拼多多买500元的东西呢?脑子坏掉了?

现金助力到底有多假?

笔者检索到,2019年时,针对提现活动最后拿到满减券的投诉,拼多多客服曾回应说,是因为用户邀请的好友中存在大量异常用户导致的。所谓的异常,包括在非微信号登录,微信未实名认证,未绑定银行卡或绑定时间过短,未关注拼多多的官方子账号“多多公众号”,或者在微信和平台存在异常操作等情况。

这些检测结果,都是拼多多单方面给出的判断,用户毫无发言权。也就是说,拼多多说你账号异常,你就账号异常。这是一种单方面霸权、不透明的游戏,用户又怎么能玩的过拼多多。

而当笔者在网络检索拼多多现金助力成功案例时,弹出来的前15条都是一些专门付费砍价和助力的网络平台。而一些所谓的“成功案例”大部分是给这些平台导流的导流广告。

当然也有一些真正的成功经验,不过毫无参考价值,谈不上“攻略”,并不是他做的有多巧妙,或者是拉的人头多,或者是新用户多。

为了体验一次拼多多的套路。笔者又尝试了一把现金大转盘,点击进去之后,直接获得599.90元,然后获得50次抽奖机会,之后完全不用动手,系统会自己帮你抽奖。

之后不断开始抽取金币、福袋、翻倍卡、超容易卡...不得不说,拼多多的每一步提醒都很抓人心,让人感觉600元唾手可得,最后一步千万不要放弃。

轻轻松松拿到599.99元,就剩最后一分钱了,仅差10个金币了。

简单操作一番,马上就可以打款了。接下来就进入大家熟悉和害怕的拉人头了。

但是在拉了20个人头之后,还是差一个金币。因为众所周知的结果,直接就放弃了。

拼多多现金助力、砍一刀等活动,规则不透明,结果不可知,过程中被“差1人”“提现成功”等欺诈性语言套牢,鬼使神差花一天功夫,骚扰几百好友,最后一无所获。这样的经历成为很多用户的噩梦,导致拼多多投诉量居高不下。

拼多多虚假活动是否构成侵权?

拼多多现金助力和砍一刀等活动,说到底,是为了获取新用户、提高知名度和销量的有奖促销行为。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有奖销售经营者应当明确公布奖项种类、参与条件、参与方式、开奖时间、开奖方式、奖金金额或者奖品价格、奖品品名、奖品种类、奖品数量等信息。

但根据拼多多APP的规则,并未公布以上“游戏规则”。只是笼统规定“用户在活动中可以通过领取好友分享的红包及邀请好友助力的方式获得现金”。

正因为此,近年来,不少用户因为拼多多规则不透明,怒而起诉拼多多。2021年,上海律师参加拼多多“砍价免费拿”活动,不管邀请多少好友助力都砍不成功拼多多助力群,直接将拼多多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电子商务经营者开展“拉新活动”时应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活动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信息披露不符合法定要求或存在歧义的,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最终,法院认定拼多多构成知情权侵害,向原告赔偿损失400元。

天眼查显示,近年来拼多多各类司法纠纷迅速增长,从2017年的145件增加到2021年的21008件。如果拼多多不摒弃这种“病毒式”“恶心人式”的流量思维,拼多多将死于拼多多自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