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复盘ppt)
【点击查看】低成本上班族靠谱副业好项目 | 拼多多无货源创业7天起店爆单玩法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拼多多电商店铺虚拟类项目新玩法(附完整词表&检测工具)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小白ai写作一键生成爆文速成课
领300个信息差项目,见公众号【逆林创业记】(添加请备注:网站)
vol.76
夜 读
选本好书,让生活松弛有度
如果不复盘,处处都是死循环。谁人都知复盘好,但却不知“真复盘”的确有点难。翻完这本书才发现,很多公司误认为复盘就是总结,有的连复盘流程都错了,就连谁需要参与复盘都搞不清楚。
身处互联网时代,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知识信息加速更新迭代,个体的智慧远远不够,组织化学习尤为迫切。峰回路转!年末,是时候来一场“真复盘”了!
本文摘录自《复盘》
原章节名为《有勇气研究失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是这么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我们对这句话稍做探究,不免会想:如果“失败”是“成功”的妈妈,那么孩子的爸爸是谁?
正如一个孩子不可能只有妈妈而没有爸爸,仅仅依靠“坚持不懈的失败”并不一定会通向成功。爱因斯坦曾给“疯狂”下过一个定义:“疯狂是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样的事情,但期待不一样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失败的做法,内心却又渴望能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以获得成功,即便不是疯狂,也实在不够明智。
聪明如你一定会想出各种答案吧,比如反思、分析、总结……无论具体用什么词语来描述这位神秘的“爸爸”,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如果“失败”确实对成功有所助益,那一定是来自对“失败”的研究,也就是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至少得知道什么不行以及为什么不行。这是由失败走向成功之路的起点,也是失败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写过一本自传《一胜九败》。他在前言中写道:“企业经营一定会经历一连串的失败,会有许多惊险的故事。可以说,失败是生意的伴侣,两者形影相随。你挑战十次新事物,必定会有九次失败……我把自己对企业经营的思考、遭遇失败的故事,特别是通过无数次失败后学到的经验教训披露出来,希望能给正在为前途而烦恼的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打破困境的启迪。”
柳井正并非为了写自传才如此说说而已,如何看待失败是优衣库重要的经营理念之一。他在书中写道:“我们公司的第12条经营理念是:经营要对以往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彻底的分析和记忆,作为下一次成功的参考教材。”
无独有偶,描写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历程的传记《九败一胜》中写道:“校内网、饭否网在王兴的创业路上都留下了遗憾,没有获得圆满的结局。到了美团网,这家从5000余家团购网站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公司已经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创业公司之一……成功的经验固然值得学习,但失败的教训也是宝贵的学习资料。”
如何评价“既往不恋,纵情向前”的王兴呢?都“既往不恋”了,看起来王兴似乎并不重视过去。一位曾在美团工作的员工说:“王兴从来不会在同一个地方犯两次错误,他不会让公司再遇到同样的问题,这是他聪明的地方。”在周围人看来,王兴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长记性。
无论是王兴的“长记性”,还是柳井正的“要对以往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彻底的分析和记忆”,都告诉我们,如果失败是生命中鲜能规避的经历,那么,只有从中学到什么,进而牢记教训并调整改变,才可能孕育出成功。
如果“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复盘就是成功之父”。
6个知识点重新定义复盘
复盘就是“把做过的事情,再从头过一遍”。
复盘的定义并不复杂,表述直白简单,一看就能理解,不过,这容易使人们不求甚解,对复盘形成模糊的、不甚准确的认识。考虑到定义是方法的起点,而方法就是为了“用”,因此,我们如何理解复盘就决定了我们如何应用复盘。
比如,有人将复盘等同于反思,常见的做法是,当团队完成一项工作后,大家会聚在一起,每人都评价一下哪里做得好、哪里还有待提高。当然,开这样的会议比不开强,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反思碎片化。由于大家倾向于凭借个人的感觉和判断来评估优劣得失,聚焦在局部的“点”上的情况居多,这就会导致反思缺乏系统性,观点零散,“眉毛胡子一把抓”,虽然观点听着都言之有理,但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再比如,有人将复盘理解为总结,常见的做法是,先将做过的事情简单罗列出来,然后基于所做的事情谈谈认识和体会,希望通过高度的概括提炼出具有指导作用的原则,以获得认识上的“提升”和“深度”。然而,由于对事情本身缺乏足够具体的分析,往往导致得出的结论要么言之无物,要么泛泛而谈,虽然结论看上去很完美,但对提升自我没有多大的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复盘的定义做出详细的解释,并从应用复盘的角度来看看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只有对复盘的定义理解到位了,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
实际上,“把做过的事情”这上半句话包含了三个关键点。
第一,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大脑养成的习惯是对“未来”的事情更感兴趣,而不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因此,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我们更愿意做完一件事情后立刻开始做另一件事情,但未必会有动力或者自觉抽出时间来分析一下已经发生的事情。然而,复盘针对的恰恰是“做过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不会主动或理所当然地去做复盘,而是需要一定的动力才会这么做。只有意识到复盘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价值,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内在动力。而组织机构对复盘有着明确的要求,这就属于外在动力。
第二,“做过的事情”一定是已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复盘首先要分析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探讨“假设的可能性”,重点是还原实际发生了什么,以及探寻是如何发生的。因此,在应用复盘时,我们首先应尽可能地呈现事情发生的真相,而不是在真相还未搞清楚的情况下,就立刻陷入想象的世界,做出各种假设和推理。这就违背了复盘的本意,或者将“复盘会”开成“务虚会”。复盘关注事实,事实胜于雄辩。
第三,没有参与“做过的事情”的人可不可以做复盘?可以做,但需要定位好角色。复盘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学习方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复盘研究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研究别人经历的事情属于案例研究,不能被视为复盘。相对于局外的观察者,亲历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过程细节更加了解,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复盘,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决策背后的真实想法。因此,亲历者是梳理、还原事实的不二人选,复盘必须有亲历者的参与。非亲历者在复盘中的角色是提问者和提建议者。他们带着好奇心,可以通过提问帮助亲历者还原事情的经过和决策依据,在充分了解事实之后,他们会基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过往经验,给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与建议。这有助于亲历者打破固有思维,跳出盲区,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经过以及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再从头过一遍”,这后半句话中也包含了三个值得注意的关键点。
第一,“头”是一个时间概念,这意味着在做复盘时,需要顺着时间轴捋,看看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与此同时,“头”也是复盘的逻辑起点,是指当初的想法,也就是“预先的计划是什么”。在联想,“头”特指“目的”或“初衷”,凡事先要问问目的: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想实现的效果是什么?
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参加马拉松比赛,如果比赛结束后做复盘,那么,首先要问问“当初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初衷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估计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就想试试能不能坚持跑下来,有些人则想着一定要成功完赛,而有些人希望挑战一下在特定时间段内跑完马拉松,还有人是为了跑出个人最好成绩……由于目的不同,人们对于比赛结果的看法也就各不相同,复盘的关注点与结论也就不一样。比如,有些人用了将近6个小时才完成比赛,但非常高兴,因为他就想看看自己能不能跑下来,事实证明他做到了;有些人在3小时以内就跑完了,但还是不满意,因为没能跑出个人最好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做复盘时,参赛者就需要分析每千米的配速变化,研究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目的不一样,一切皆不同。
第二,“再”意味着重复。这听上去不免单调乏味,肯定不如新事物那般吸引我们。一方面,这也提醒我们:复盘毕竟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这需要动力,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和时间上的双重准备。另一方面,这也告诉我们:“再”来一遍的目的是学习和提高。当我们沉浸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时,目的是要把事情做成。至于在此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并不是我们此时关注的焦点。因此,所谓“干中学”的“学”其实体现在“再”这个环节,也就是将实践中所积累的认识和体会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反思和归整。离开了这个“再”,实践很难出真知。
周航在《重新理解创业》一书中谈到了他的观念的转变过程:“最初我也会疑惑,开复盘会,有时会花费十几个小时,这样做多没效率。实际上这是一个前紧后松的过程。最开始可能很慢,但整合到最后,整个团队就会越来越有默契,互相之间越来越认同,业务发展也就会越来越顺利。”
第三,“过”就是梳理、还原的意思。在做复盘时,需要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还原事情发生的过程,也需要从目的开始梳理事情内在的逻辑关系。只有真实地还原当初的预期、拟定的思路、实际的做法以及实际结果,才能真正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尤其要关注在过程中为了应对变化而做出的那些调整。细节存在于过程,而过程决定了结果。当然,如果觉得有必要,你还可以在实际复盘时反复过上好几遍。
虽然复盘的定义看似简单复盘,但当我们探究字面意思之后就会发现,其中包含了6个值得注意的关键点:
1.复盘以学习为目的,最终指向提升认知;
2.复盘强调以事实为基础,研究真实的问题;
3.复盘需要梳理、还原事情发生的过程,不能只看结果;
4.复盘的逻辑起点是目的,也就是当初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5.复盘必须有亲历者的参与,非亲历者的角色是提问者和建议者;
6.复盘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通常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需要内外动力的助推。
实践复盘的操作诀窍大多源自这个定义。因此,无论是有效地应用复盘,还是养成持续复盘的习惯,都必须理解和牢记上述6个要点,它们构成了复盘的基础。实际上,只要违反了其中任何一个要点,都会掉进“坑”里,复盘的效用也会大打折扣。
文章评论(0)